根據官方的說法,Drupal 7 有如下幾點特色:
Revamped User Interface 有了“Seven” 這個 theme,加上 overlay, dashbard 與 shortcut,整個就很威。其中的 dashboard 與 shortcut 很 web 2.0,你想要怎麼樣的 UI,由你自個兒來決定,完全擺脫了預先設想的 UI,高度自由化。硬要挑剔的話,就是少了幾個 preset。試想,對於一位第一次嘗試 Drupal 的人來說,有預設的親切 Admin dashboard,是會獲得不少喝采的。
另一方面,試了一下 In-place editing,還不賴。有了這個,要砍掉一個 node 也會稍為地快一些。我對於,怎麼加裝想要的功能到那個 drop-down box 這件事,比較感興趣就是了 :p
Custom Fields 除了內建 CCK,省去安裝這個模組以外,更棒的是,也可以用在 user, taxonomy 等非 node 的物件上頭了。如果套用 functional programming 的述語的話,就是所有東西如果一視同仁地以 first class 對待的話,那麼你可以施加在 node 上頭的事,當然也可以用在 user, taxonomy, menu, views, block, … 囉!
想像一下,你可以給特定的 view 新增一個 illustration 的欄位,然後透過 argument 或是其它方式,讓這個 view 在「秀」不同內容時,給與你不同的插圖 :)
Image Handling 簡單來說,就是省去你安裝 imagecache + image field 的意思。
官方網站: Quantum Quest: A Cassini Space Odyssey
下文內容,節取自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本片為台灣第一部以自有品牌行銷國際的3D立體電腦動畫電影。背景為美國及歐洲太空總署耗資超過32億美元的「卡西尼-惠更斯」土星聯合任務,故事描寫年輕光子大衛在數百萬年旅程中追尋自我的故事,大衛在片中充分展現了勇氣、信任和決心。
卡西尼號,人類史上最龐大的外行星太空船,歷經七年航行,成功抵達土星,將揭開生命起源的奧秘。然而,一場亙古以來即展開的次原子戰爭,正悄悄逼近,對這項任務產生重大威脅。
太陽神寇爾,知識與能量的象徵,領導光明艦隊,和虛空大帝對抗。虛空大帝,代表黑暗與虛無,一心要消滅所有知識與生命。大衛能否從虛空大帝的暗黑勢力中,成功拯救卡西尼號,讓知識及人類免於被毀滅? 從壯麗偉大的太陽核心向外延伸到整個太陽系,大衛的旅程將穿越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微觀世界。
Framestore Joins the Nuke Crowd, 一則在 fxguide 上頭剛剛上線的新聞,指出 Avatar 的大紅大紫,所帶來的連帶效應之一:Nuke 也跟著又紅了一次。
繼 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ILM 與 Weta Digital, Framestore 也一併採購了 Nuke site license,亦即整個 studio 將不再有 license 個數的使用限制,只要是使用在 studio 裏頭,某個不致於不合理的狀況下,都可以用。
加上原來就是 Nuke 的發源地的 Digital Domain,目前的大廠,還有 Disney, Dreamworks, Pixar, Blue Sky Studios, Double Negative, … 等,還沒直接發表對外的聲明指出全數導入 Nuke(這不代表沒有用,只是沒有非常正式的官方友好聲明),Nuke 算是整個完全取代掉 Shake 的地位了。
Nuke is fast and interactive. Nuke is flexible. Nuke’s integration with Python is awesome. Nuke’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team is reliable.
Very interesting comparison diagram of some text editors in viewpoint of programming geek, especially to Visual Studio and Emacs. I doubt how many people still use pico, those people using pine as their email client? According to what I googled from, this diagram should be released earlier 2004 and Eclipse 3.0 was just released around 2004.
We should put Eclipse into comparison and it would be more interesting to see the result.
來隨意聊聊,待在太極影音的研發工程師們,用了些什麼服務。隨手撿了四個太極研發部有在使用的 web services 拿來說說,隨意聊聊…
根據 programming 有名的草根人物約耳(Joel Spolsky)的一篇文章裏頭提到的,如果你要測試一個軟體團隊,可以使用他提出的 The Joel Test,裏頭簡要地列出了 12 個是非題,受測者只需要回答 Yes / No 就可以得出當論來。 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進太極的一開始,那個屬於 Building 3D Animation Pipeline 的 2005 年,就開始使用 version control system 了。這不過是一件非常稀鬆平常的事。哪一家軟體公司現在還沒有在使用任何這類系統的? 應該是很難找到了。我們只是把寫的程式碼、整個 3D workstation 會用到的 OS 系統環境設定檔、workstation 安裝 scripts、以及使用 Java 開發的 tracking system 都放進了 SVN,就這樣而已。
後來,我們開始小小使用了 trac,借用它那比 cvsweb 更好用一些的界面,也就僅此而已,當時並沒有好好利用它的 ticket。不過後來我注意到我們的 system team 比我們還來得頻繁地使用 trac 的功能,。
未來呢,我們正在計畫建一個 new production pipeline system,裏頭的 file hierarchy 變得不再明朗,整個 production 在 version control system 下頭運作,其中有一些相關的問題,像是 backup policy, 3D app open/close/save integration, asset/scene/shot/sequence status, …還在整理中,同時得考量對於 storage, network 的 performance 的影響。為了達到這件「消除檔案架構的限制與規範」,得準備好多工作,寫上好多程式,做一兩個 project testing 才行。這也許是下下一版才有可能實現,不過我希望能早日推成。
If you couldn’t participate the historical biggest Computer Graphics conference in Asia up now, Siggraph Asia, and you are tired of grabbing just hyperlinks about this big event, how about just photoing this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