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ke's Weblog

1 minute read

),一部應該是今年最賣座的動畫電影,就要上映了。我無法清楚且簡單地告訴你,這一部電影動畫是如何地吸引我。它的預告片的確是很有趣,但沒有超人特攻隊(The Incredible)來得酷;那隻小老鼠的確栩栩如生,而且毛毛的樣子好讚,但也沒有怪獸電力公司(Monster Inc.)裏的毛怪來「毛」;它的畫面生動而鮮明,十足的有風格,帶了那麼點手彩繪風格,但我覺得史瑞克的童畫般且高彩度的畫面也不會遜色多少。
說實在的,我想是它的零零總總的結果,加上它讓人很想快點進電影院看的「故事」,是吸引我的主要動力…
AOL 上的 Moviefone 有個有趣的頁面,裏頭放了四個 quicktime,是那種 3D 互動式的,讓我們得以在電影還沒開演前,一窺動畫中的幾個所在,感覺挺好玩的。
[](javascript:popUp(‘http://movies.aol.com/movie-photo-bts/ratatouille-quicktime-virtual-tour/kitchen', ‘kitchen’, 0, 0, 600, 416)) [](javascript:popUp(‘http://movies.aol.com/movie-photo-bts/ratatouille-quicktime-virtual-tour/linguini', ‘linguini’, 0, 0, 600,416)) [](javascript:popUp(‘http://movies.aol.com/movie-photo-bts/ratatouille-quicktime-virtual-tour/skinner', ‘skinner’, 0, 0, 600, 416)) [](javascript:popUp(‘http://movies.aol.com/movie-photo-bts/ratatouille-quicktime-virtual-tour/soup', ‘soup’, 0, 0, 600, 416))

1 minute read

這個版型,是有天在逛 CGTalk 時,赫然發現,EXPOSÉ 已經要出第五冊了,嚇了一跳。感覺時光飛逝,腦子裏還很清楚第一冊出現時的樣子與光景,現在已經是第五冊了。於是連到它的發行商 Ballistic Publishing,看到了它的網站,就喜歡上了…

1 minute read

工作上的需求,google 了好一陣子,想看看有沒有人利用 Renderman 做出很棒的插畫風格,結果連結到 在 CGTalk 上看到一則 Renderman for Maya VS. Mental Ray 的討論串。
這一系列的討論文,源起於一位在丹麥某動畫室的工作者。他心血來潮想做個 RfM ( Renderman for Maya ) 與 Mental Ray 的比較,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除了 Ray Tracing 相關的 rendering,其它的部分,RfM 都大大地勝過 Mental Ray。結果就因為他的說詞「太強硬」,加上他本人又對 Mental Ray 不太熟,所以其實兩邊的調校與設定沒有很一致,比較起來有點不公平(ps. 其實我覺得他也不太熟 Renderman 啦,只是剛好 RfM 的 preset 結果還不錯而已,然後因為和 Maya 的整合非常的好,使用操作起來很方便,所以他就一直在稱讚 RfM 了),於是就被「群起圍攻」啦。
愈看愈有勁,不過也僅僅是看到第四或第五頁,就沒力了。首先的感覺是:「吵架是人的天性吧,尤其當吵的東西是你喜愛或有強烈主觀的東西時,會一個不小心,從一開始的善意推廣演變成困執地捍衛…這過程實在太常見於日常生活了」。
重點是,經過大家的討論,與自己對 Renderman 的了解,有如下的初步結論:
Ray Tracing 這一部分,因為 Renderman(更正確一點來說,是 Pixar’s RenderMan,縮寫為 PRMan)使用的是 scanline rendering algorithm,所以「註定」會輸給專職於這一塊的 Mental Ray,這很合理也很明顯。因此,當處理的是反射(reflection),折射(refraction)等,這些需要用到 ray tracing 特性的場景時,使用 Mental Ray 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方案。 Depth of Field 這一部分的比較,好像是平分秋色,不過我是直接略過這一塊。整個來說,我個人覺得 DoF 還是透過輸出 depth pass,然後由 compositing 這一環節處理掉比較快,拿 renderer 花時間在這一塊,是有那麼點兒不值得啦,畢竟 render farm 真的挺貴的。 Motion Blur 的部分,那就不得不說,Renderman 很厲害,可能也是它最厲害的一塊了。它真的表現得很不錯,而且很快。雖然 Mental Ray 也可以變得很快,不過參數的調校上,不是很輕易就可以做到的,而品質上也相對地有些影響。有趣的是,這兩個 renderer 算出來的 motion blur 常常不太一樣,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倒底怎麼樣的 motion blur 才叫好?

2 minute read

當你身處有錢(或肯花錢投資)的公司,或是你自己就是有錢人(請不要笑,這不是不可能的,只是一般有錢人,很少會想玩 RenderMan 而已…),於是打算向 3D 動畫界的當紅炸子雞 – Pixar – 買軟體 – RenderMan – 時,你可以預期會買到一些東西與服務,這是這篇 blog 要講的東西。
對了,如果你覺得「向 Pixar 買軟體」這件事很奇怪,你只知道皮克斯(Pixar)的動畫,壓根兒不知道它有賣軟體,更無法把它和軟體公司想起一塊的話…這一定不是你的錯。就像一般人對 IBM 的印象,就是硬體與服務,根本不會注意到它們推了一堆重量級的軟體是一樣的道理。不過這不正是世界有趣的地方嗎? 永遠會在不起眼的地方看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正在發生著 :)
首先你要知道的是,Pixar 賣的 RenderMan,目前有 三 四個產品(未來還會再 近期多公佈一種),端看看官你自己的需求與預算,這 三 四個產品分別是 RenderMan Pro Server、Render Artist Tools、RenderMan Studio 和 RenderMan for Maya。(更正,剛剛才發現, RenderMan Artist Tools 已經不再單獨出售了,世界變得真是快呀…)
RenderMan Pro Server RenderMan Pro Server,簡稱 RPS,目前最新版本是 13.0.4,下個版本是 13.5。你可以把它想成就是一個 renderer,就像 mental ray、Brazil Rendering System、V-Ray 等一樣。換句話說,如果你想要擁有和 Pixar 一樣品質的 renderer(渲染器嗎? 中國同胞的用語,感覺挺不賴的,不曉得在台灣怎麼稱呼 :p),那你可以買這個軟體。RPS 吃的檔案是 .rib 檔,所以如果你 3D 檔案是 Maya 的 .

1 minute read

Siggraph 2007 即將在 8 月初(8/5 ~ 8/10 左右),在美國西岸的聖地亞哥(San Diego)舉行,藉時,將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參與,有來自學術界背景的教授與學生;電影、特效、動畫公司裏的員工;其它廠商(賣軟體、儀器…)…等,是一個讓「從事電腦圖學相關的人」有個場所好進行大拜拜廟會的活動,非常的讚。

1 minute read

2007/06/29 ~ 2007/07/04,台灣設計師週 2007,有幾位來自日本的設計師被邀請過來參與,很幸運地,有這麼個機會,和其中的一位設計師一起吃個飯,聊聊天。這說不定,是快三十歲的我,和日本人聊天最多的一次了…
,很年輕的日本設計師,Hiro(他說他的朋友都這麼叫他,很像 hero 的發音,漢字是「浩」) 跟哥哥 Nobu 一起來的。他的哥哥留過美,年紀和我一樣(這暗示了他的弟弟是一位年輕有為的設計師,同時讓我不得不自我反省,比他年紀來得大的我,現在在幹麻),拋去他在美國的工作與收入,回到日本從事他自己想做的的行業。任務之一,是幫 Hiro 打理 business 的事,感覺像是 Hiro 的經理人。
Hiro 的作品實在很討喜(有櫻花杯、lamplamp、站立雨傘、磁鐵大頭針),所以之前就很好奇,本人倒底是個怎樣的人,見到面時,發覺他是一位非常客氣與害羞的人,哈。Hiro 因為提早回日本(回他的工作室,應該是回去工作吧,我猜),所以錯過了鼎泰豐,不過青葉的台菜跟春水堂的珍珠奶茶,他讚不絕口也,哈。
對我個人來說,最棒的是,會覺得「以後去日本時,有認識的人在那邊」。希望下次能去日本的三軒茶屋拜訪他們。

1 minute read

很遺憾地,至今,我仍無法自在地把「國寶總動員」– 這一部花了太極影音整個 3D 動畫部門,長達一年時間完成的動畫小短片 – 介紹給所有我認識的人知道,雖然我不管是骨子裏、表情上,甚或是打從心底想這麼做,但在介紹完之後呢? 只是看看預告片,卻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好吧,來太極還是有機會看到啦)可以看到完整的片段,即使它只是短短的 13 分鐘短片,都沒有機會看到完整片段。
播放。害我現在想拿起手機一個一個撥,把所有我認識的人,都叫去紅樓了…至少,在看完影片,還可以去吃一下紅樓廣場上的泰式料理(非常好吃),然後接著在廣場的另一頭點個咖啡,坐下來聊聊天什麼的。吃不過癮,就再點個炸得非常香酥可口的鹽酥雞吧。

1 minute read

的賞視與推薦,於是,我加入了苦勞網 2.0 改版計畫。
苦勞網是一個 NPNGO,就我片面的猜測兼了解,NPNGO 大概就是 Non-Profit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我們就叫它「非營利非政府組織」好了。好吧,我承認是有那麼點饒舌,而且讓人似懂非懂。苦勞網的一群熱血青年,報導一些當下大眾媒體不去好好面對、誤報、不想理會、沒有繼續追蹤下去的各類新聞。舉個例子,苦勞網就花了非常多的篇幅在報導樂生事件。
苦勞網 2.0 改版計畫,目的之一在於匯整一些人員,一同就 Drupal 這個「開放源始碼(opensource)的程式平台」,開發新一版的苦勞網出來。一來,給苦勞網的十週年來個新面貌,二來,本著「開放源碼」「開放文化」的精神,推廣苦勞精神的同時,也推薦 opensource 的文化…在台灣。
Jedi 有一篇從苦勞網與NGO Online 說起| Jedi’s BLOG |Jedi.org,有另一種不同面向的說法。
在改版計畫中,我參與了版型設計的部分,說得更精確一點,是使用大量的 css 來更動版本呈現的樣子,而程式與網站功能方面,全全有 jimmy 負責。這樣的搭配挺有趣的,對我來說是第一遭,也遇到了很多 css 上的問題,頓時覺得 css 與 browser 之間的奧妙,實在博大精深到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地步。
總之,我很幸運地參與了這個活動,同時還在裏頭貢獻了綿薄之力,是個非常有趣的經驗。附上兩張 layout 設計圖。
[960706-苦勞網2.0改版趴](http://www.flickr.com/photos/karlmarx_75/sets/72157600686399331/ “KarlMarx’s buddy icon
960706-苦勞網2.0改版趴 " ),這有整個改版 party 的活動圖片 :)

Recent posts

Categories

About

You're looking at Drake's words or statements. All opinions are my 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