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ke's Weblog

1 minute read

This is 太極幫!!!
This is 太極幫 again!!!
最前頭的兩位,左邊是帥氣會打拳的 Lucky,右邊的 3C gadget 與攝影魔人 Filip。
好像有 80 多人的樣子…人一多,誰沒有進來一起合照,根本不知道 = =

3 minute read

這個 renderer 揚名與世,同時在歐洲、北美與澳洲(這些都是 CG 產業比較發達的地區)都擁有分公司的德國公司。
一家是硬體大廠,一家是渲染器(算圖器)大廠,硬體廠(NVIDIA)併掉了軟體廠(mental images),雖然不如前一陣子的 Autodesk 併掉 Alias 這麼轟動,但大抵來說,也算是 CG 軟體產業的一大新聞(CG 軟體產業,本身很轟動新聞就很少…),於是我們幾個人,隨口聊了一下,各自抒發了看法,帶點嘲弄兼話家常地聊著…
NVIDIA 在某年,成立了一個 NVIDIA’s Digital Film Group,大名頂頂的 Larry Gritz 加入這個團隊,從裏頭誕生出了 Gelato (這個字,其實來自義大利,指一種冰淇淋,我記得在台電大樓的隔壁有家店吃得到)這個利用 GPU 的 renderer 出來。這個 renderer 雖然利用了 GPU,但並不屬於 real-time 的 renderer,而是比較偏向電影特效使用的,就像 RenderMan 或是 Mental Ray 一樣,所以它一樣有一些比較高階的功能,像是 motion blur、procedural shader、depth-of-field、anti-aliasing、super samplging…。
mental ray 被公認為,是最有可能與 Pixar 的 RenderMan 匹敵的 renderer 了。網路上有關 renderer 的口水戰,最常看到的,也幾乎(可能有 90% 吧)都是這兩個 renderer 的比較。我完全沒有使用過 mental ray 的經驗,也不曉得要說啥,我只知道,李安的綠巨人浩克、俄國兄弟的駭客任務與明天過後,都是使用它來算圖的。又因為 Softimage XSI 裏最常被拿來用的高檔 renderer 就是 mental ray,而 Softimage XSI 又很紅…所以…你知道我的意思的。

1 minute read

下午,整個工作正忙錄,正在想明天導演要過來看的 LookDev walk-through,突然來了個聲音大得嚇人的廣播「官順暉,官順暉,請接三線」…怪怪的電話就從這一刻開始。
「喂~~請問是 Drake 嗎? 我是 ooxx 人力公司,我姓蔡,事情是這樣的。」「我們有一位客戶正在找有經驗的動畫人才,工作地點在上海,職位是數位動畫總監,我的手邊資料中,Drake 您被推薦為人選之一,想和你聊聊這件事,不會花上您三分鐘…」
一接起電話,我就想起了,這可能是前些日子,出賣我的 Michael 才來的電話…本來想隨口回回的,但對方實在太有禮拜了,我只好有問有答,而且還老實得很,連國防役都搬出來了。結論就和之前的經驗如出一徹,下次再談,國防役又再次將我從這種讓人覺得不知如何是好的電話訪談中,解救了我一次。
回來後我在想,如果沒有了國防役,我會因此和對方聊得很愉快,然後變得很感興趣,或是想進一步了解什麼的嗎? 這問題在五分鐘後有了答案:「不會」。理由很簡單,因為我正著手參與的 Quantum Quest 案子非常的酷,有某種很重要的意義,同時過程中,可以了解到怎麼和國外導演等人合作, 這經驗實在太十足珍貴了。
最後草草收場,因為對方也覺得奇怪,我年紀太輕,資歷太淺,而且還在服國防役,整個就是不行 = = 也不曉得是哪個傢伙推薦的(我心裏在暗笑,還不就是那個 Michael 天才嗎…)
未來,應該還會繼續接到類似的電話的吧(還是說,人氣從此一路下滑? 那也是自己照成的,就沒辦法囉),那時又會怎麼處理? 有什麼打算哩? 唉…最怕想這種問題了,每次都沒有答案,想到就煩人。

1 minute read

故事是這樣的。
因為遇到了個小問題,於是跑去 RenderMan 官方的支援網站問,然後官方一位「常態性回覆官員」出現,先問了我是用 RenderMan Studio (RMS) 還是 MTOR 7.0,然後說我的問題可能沒好的解決方案喔。結果官方的另一位「感覺起來,比較資深的官員」跟著出現,他澄清了一下,我的那個小問題,不管是 RMS 或是 MTOR 都可以用同樣的小撇步解決,因為關鍵程式 it (Image Tool),在兩者之下,運行起來是一模一樣的。
下頭是這一位官員的回覆:
Sure. Its part of it, not RMS. It gets run from “it” for any render that is send to, well, it.
You set the post render script in the “it” settings that ian described.
(Note to self, never name a software product “it”)
看官你有辦法看出來,這段回話裏頭,每個 it 各是指什麼嗎 XD

1 minute read

公司討論研擬一陣子的養成計畫,開始了第一步了!!!
太極影音與數位內容學院合辦了太極動畫師企業包班,藉由短期的訓練,目的在訓練出一匹動畫師,投入動畫片 Quantum Quest 的製作,換句話說,是目標非常明確的一個動畫課程。訓練的師資之中,也會有來自太極的資深動畫師(客串),所以訓練的方式也會以工作室的實際經驗來教授,而不像一般學校或團隊的「通通都教,什麼都會提到」的教學方式,我相信這對於學員或是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很不錯的作法。(就我所知,不管是 Disney, DreamWorks 或 Pixar 都有自己的「學校」,教的內容與方式,都是以可以直接進入工作室合作為前提的,是以只要表現得好,未來進入工作室會順利很多,比從學校畢業的學生來得順利很多。)
這個課程試辦順利的話,就會有接踵而來的 Lighting、Texturing 與 Art 的課程 :o
我在想,是不是應該要補充一下,我只是太極影音裏的一位小小 RD 工程師,本言論僅代表個人立場…

1 minute read

今年(2007)年初,我曾在這裏轉貼了一封來自同事,標題為「上班 VS. 作牢」的文章,因為不明原因,有好上一陣子,那一篇文章一直是這個網站的前十大點閱文章(這是暗示了上班族的心聲都是很苦悶的嗎?)。如今,我想再轉貼一篇,來自油茶研究会(一個探討 UI 設計的好部落格)上頭的一篇「周五Joy:设计师与医师的待遇差别」
對待醫師 對待設計師 你還沒開始幹活就先收掛號費 我要先做到一定的進度才可以向你請款 你不保證醫好,我只能拜託你 我不保證蓋好,你會告死我 你在開刀看診,我連問都不能問 我工地在施工,你沒事就來管 你說藥漲價,我只能乖乖給你錢 我說建材漲價,你說不關你的事 我不可以挑剔你的護士態度傲慢 你不喜歡我的工人說話粗魯 你開刀可以留個疤 我不可以在你的房間開個洞 你告訴我年紀大了多少會尿失禁 我不可以說房子舊了難免會漏水 你當時醫好就沒事兒 我還得保障你至少1年 你開錯藥方,死一個人 我沒蓋好,死一堆人 我"給"你錢,我還是看你臉色 你給我錢,我得看你臉色 你說我癌症,我只能默默承受 我說你房子壁癌,你氣的想打我… 我請你多給幾顆胃藥你叫我自費? 你叫我修修改改都不算錢 (轉載自網路笑話"小監工的心聲")

1 minute read

就在今天的台北世貿一館裏頭,資訊展裏頭,人氣可能是最低的「政府單位的攤位」,出現了一匹匹的人潮,他們不是真的那麼關心國家政治大事,也不像是在排隊看明星藝人,更不是剛好在排旁邊的廁所的人潮,他們排隊,在等著看「國寶總動員立體版」(簡稱 nps := national palace in stereo)的預告片。
也就在今天早上,我勉強起床,戴上了昨晚新買的毛帽,與同事前往會場探勘,同時把最新一版的 nps 也給帶去,想親自感受一下最終放映的品質,同時給在會場忙錄的工作同仁打打氣,順道觀察一下民眾的反應。
結果呢,人氣還挺十足的呢,我們也得跟著排隊等個十幾二十分鐘才看得到,同時我還 A 到了一付特別訂作的牌子(是 Lucky 設計的喔),趁著中午休息空檔,排隊人潮沒了,趕緊請專業攝影 Filip 幫忙拍照(可惜他自己沒有入鏡,這應該就是所謂攝影師的宿命吧),結束了一個上午。
今天白天的天氣,真是好呀 :)

1 minute read

的某個頁面,它讓每一篇文章都成了一小張圖,然後整整齊齊地擺出來,整個就是好看。於是乎,逛 Cool Hunting 時,不再是依照每一篇文章的標題或是文章摘要(teaser)來決定要不要點進去看,而是這篇文章的小圖有沒有引起你的注意。
圖像化文章列表(photolized list of articles) – 給它一個命名。
隨後想說,既然 Drupal 這麼強大,應該有辦法弄一個類似的功能出來的吧。著手研究了一下當時(寫出這個功能時,應該是 2007 年的夏天)的模組,並沒有找到類似功能的,有點接近的,可能就屬 Teaser Images (@drupaltaiwan)了吧。但是 Teaser Images 只能處理放在本機上的圖片,並無法處理外連的圖片,而且如果圖片是出現在全文裏頭,而不是文章摘要的話,就沒用了…
更新:嘗試寫了一個模組,所以作法變得簡單一些些了:我的第一個 Drupal 模組:Thumbview Field。不過如果你想知道我一開始是怎麼想的,那請繼續閱讀下去,不然,就直接跳到這吧。
好吧,自己用湊的方式寫一個好了,下頭是約略的想法:
假設每一篇文章都可能有一張圖在裏頭,但也只是可能,而且這一張圖片可以是放在別處,像是 Flickr 或是 Zooomr 之類的地方。 文章發表時,如果這篇文章裏有圖片連結( <img src=…),會自動抓出第一個圖片的網址出來,然後存起來留到需要的時候再用。 使用 Views 產生一個 block,亂數選出一些文章來。 使用 Imagecache ,再配合之前存下來的圖片網址,自己寫一個 theme function,以小圖來代替這一篇文章,秀出來。 接下來,就是落實的部分了。為了達到上頭的想法,得再明確一點想出一套程式作法來,這樣才好動工,於是又有了下頭這個作法列表:
把目標鎖定在 blog 這個類型的文章(老實說,這個網站也只有這個類型的文章吧…)。 使用 Computed Field 這個模組,這樣就可以在每新增或是修改一篇 blog 時,會去執行一次 Computed Field 裏的 php 程式碼,然後就可以利用它,動態地抓出第一張圖片的網址並且存起來。作法是,新增一個 field,然後把它加到 blog 這個文章類型裏,名字的話,就叫 first_image_url 吧。 然後使用 HTML Parser 這個 php library,抓出 <img src="….

Recent posts

Categories

About

You're looking at Drake's words or statements. All opinions are my 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