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recent toy:
原文
1982 年,一位來自 NYIT(紐約技術學院)的程式設計員兼動畫師 Tom Brigham,靠著一段講述一個女人經過變形而轉化為一隻大山貓的動畫,驚動了整個 SIGGRAPH 會場,自那時起,Morphing這個技術名詞也就跟著出現了。雖然說,Morphing 這個技術是一定會成為電影或動畫產業家喻户曉、衆所周知的技術,但在當時,除了讓會場裏頭觀眾覺得嚇一跳以外,就一直沒有被重視,直到數年後,於 1987 年,由 LucasFilm 在一部叫 Willow (Wikipedia, Lucasfilm) 的電影裏頭使用了這個技術,把一位女巫變成一連串的動物,然後最後又變為人形起,Morphing 才慢慢受到重視。
Willow is a 1988 fantasy adventure film directed by Ron Howard and produced/co-written by George Lucas. Warwick Davis stars in the film, as well as Val Kilmer, Joanne Whalley, Jean Marsh and Patricia Hayes. With a sword and sorcery setting, Davis stars as the eponymous lead character and hero Willow, a reluctant Nelwyn (halfling) farmer who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protecting a special baby from a tyrannical queen.
太極影音研發部(R&D)開始正式對外徵人,不限期間,長期。
104人力銀行上頭有一份扼要的徵人啟事,是人事部門的 mia 小姐協助放上去的,但我想,也可以在這邊做個徵人說明。
太極影音是一家電影動畫公司,在台灣來說,是少見的產業。尚未成功,還在努力一步一步朝著眾員工做的夢前進的公司。公司規模 100 多人,其中 3D 部門專注在電影動畫製作上,而 R&D 部門則是協助其製作與未來發展的部門。
我們徵求有經驗,或是願意耐住性子一步一步朝向動畫產業技術人員的人,在這邊你有機會見識到來自好萊塢的專業人士,以及以「製作高品質動畫」的美術人員,當然還包括同為資訊相關背景的 RD & TD 成員。工作內容約略如下:
職稱 (Job Title) 研發程式員(R&D Programmer)
主要職責與工作內容 (Job Descrip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開發內部用軟體供3D 動畫長片部門執行專案時使用。
Develop in-house software for the 3D feature animation department of major feature films.
協助資深研發人員。
Work alongside Senior Programmers.
緊密團隊合作。
Communicate and work well in a close-knit team environment to create exceptional work.
職務要求 (Requirements) 資訊相關科系學士或碩士畢業。
製作一段 Autostereoscopy 內容時,得根據不同的平台,使用數目不一的鏡頭,不一樣的鏡頭參數,以及不一樣的場景設計。舉例來說,N 牌的螢幕需要 5 顆鏡頭,面板的亮度比較暗,可以允許的立體空間最小;A 牌的螢幕需要 8 顆鏡頭,面板的亮度很夠,凸出來的效果最佳,但有比較嚴重的 ghosting,同時凹進去的效果比較弱,只要凹到一定程度就開始模糊掉了;而另一家 A’ 牌的螢幕,比較接近實驗室的產品,亮度足,深度夠,但凸出來的效果還有待加強,同時有不少面板上的缺陷要一一解決,但好處是比較好合作。
就像之前提到的,最最麻煩的事,就屬算圖了(這還只是第一件麻煩事,事實上,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的多)。拿下面這張圖來說:
我需要一連送出 12 次算圖,然後再把 12 張圖依 pixel arrangement 的方式合成後,再放到螢幕上來看。但我並不想真的每一回的 12 次算圖都使用完整的解析度(這個例子是 1920x1080),想算出比較小的圖檔來節省算圖時間。這個例子裏頭,我讓算出來的大小是 960x540,與 1920x1080 一樣的比例,然後接著對每一張圖,做放大的處理,讓它們還原成 1920x1080,好進入下一階段的 pixel arrangement compiling。
於是,我使用了很基本的 upscaling with bicubic filter,結果還算 ok。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發覺有幾個網頁以互動的方式,介紹了一些 digital photo enlargement 的方法的比較,感覺不賴的。分別是:
DIGITAL IMAGE INTERPOLATION
DIGITAL PHOTO ENLARGEMENT
Image Resampling Algorithms
如果你手邊剛好有一台解析度是 Full HD,12 views, Lenticular, normal autostereoscopic sub-pixel arrangement 的話,那下頭的這一張照片你可以拿去試試看 :)
雖然媒體已經大肆報導過,SIGGRAPH 2009 的入場人次只有約莫 1 萬人左右,整個就是快到谷底的數字,候就另一個方面來說,這說不定是個好消息。正因為經濟已經爛到一整個可以(這裏並沒有暗示它不會繼續糟下去,事實上,我也非常擔憂情況要隔很久才會好轉),是以這 1 萬個人,不就曉得格外地熱情嗎?(捫心自問一下,多少人願意花費不便宜的飛機票 + SIGGRAPH 入場卷的? 即使是有人替你出錢,那也是件壓力很大的任務才是)
圖片來自於 CGSociety
今年 SIGGRAPH 2009 的 Steven A. Coons 獲獎人:Rob Cook,就給了一個非常驚人的演講:為什麼,我們還要來 SIGGRAPH? (Why there still needs to be SIGGRAPH)
Rob 首先提到,Computer Graphics 似乎已經不再那麼酷了,看看電影動畫產業與遊戲產業,現在的技術問題都不是一些大問題,或是原來問題的一些改進,感覺上,這個領域並不需要再有這麼嚴肅的學術研究了,就算是因為 GPU 的不斷演進(其實說穿了,就是變快而已)而帶來的新技術,也只是舊瓶新裝。
但是呢,其實不是這樣的!! 正因為現階段 Computer Graphics 的研究已經被如此地、廣泛地運用到各種產業上頭了,而且已經是如此地成熟了,有些事可以單靠美術人員挑大梁就搞定一切,根本不需要什麼技術人員的介入,有時他們的介入還因此把事情搞得更複雜!! 但也因為就在這個時間點,正好是回過頭來好好檢視,我們究竟還有多少件事沒有做好,值得好好投入。
另一方面,Computer Graphics 是一個還很年輕的學科,相對於那些物理界、數學界、生物界來說,是年輕到不行的領域。單單從這一方面來想,就曉得它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如果我海就此滿足於現下的成究,那豈不是固步自封了?
Natural 3D Input. 更自然的輸入界面。現在的鍵盤 + 滑鼠 + 繪圖板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Intuitive 3D Editing. 更易於使用的 3D 編輯界面。拿 Maya 來說,你是不是有時會覺得使用界面太複雜了? Expressive Robots. Illustration Assistant Math and Science Assistance. 數學家與科學家的小幫手,透過電腦圖學來讓他們腦子裏艱深難懂的抽象概念與數學式子,化為一個一個簡單易懂的圖像表示化。 Visual Navigation through Massive Data Sets.
在夏日炎炎的八月,美國南方路易斯安娜州的海濱城市 New Orleans 出现了短暫的喧鬧。在金融風暴和 H1N1 的期間,2009年SIGGRAPH 大會雖如期舉辦,却失去了往年的盛况,像是一部引领 CG 產業的火車頭在下滑的軌道上急刹车。今年8月3日至7日在此舉行的世界圖形圖像與互動技術大會,無論與會人數或是參展廠商都比去年骤减一倍以上,落到了自 1981 年以來,該會議規模的谷底。(见表一)與會人數包括學者、專業人士和學生在内也不過一萬多人,参展廠商 100 多家,同1997年5萬人参與和 300 多家廠商相比,形成極強烈的反差。由於世界各地來美參展的熱情不减,因此出現了十年來,非美國本土参與的人数比例最高的一次國際盛會。
表一: SIGGRAPH 2009年大會如期舉辦,規模骤减。
節錄自視覺同盟 – 激励创意与合作 2009年度SIGGRAPH大会举行。
由數位內容學院的世芬帶隊,有來自壹傳媒、遠東科技大學、台科大、台藝大、酷分仔多媒體、台北市電腦公會與太極影音等人。
所有的照片。
當地非常有名的 Beignets(俗稱法國甜甜圈嗎?),有點像是雙胞胎+油條的口感,然後上頭灑滿了很細的醣,吃起來一點兒都不膩。喔,我忘了說,一定要搭他們的咖啡 :)
真的是上網用的機台。想像一下在一家大型電動間的某個角落,放上幾台這種玩意兒…實在很好笑。
據說這裏是鱷魚的勝產地,我吃了一個鱷魚肉,有點像是比較硬的鹽穌雞。
非常有趣的店,據說是阿甘開的?(當然不是)ypcat 旁的那一串很美味。
Just me.
因為每年在 New Orleans 有所謂的 Mardi Gras 嘉年華會,所以到處都有在賣面具,非常的多,而且有個精美到一整個不行。不過呢,最後我還是忍住了想買一個回來的念頭 :p
Time for Sale?! I wanna buy one!
非常有趣的畫面,一群不分男女老少,穿著粉紅鮮豔的睡衣到處跑來跑去~
The above is my **real** schedule for Siggraph 2009 in New Orleans. This year is perhaps the greatest of Siggraph I think compared to my past experience: compact but focused topics with some surprise, especially keynote speeches. Furthermore, I had some totally different experiences this time: being a roommate with the teacher, Wei-Chung Chang, of NTUA. He shared lots of interesting points to me, especially his studies in Pixar University.